臺北縣多元學習發展協會 創會理事長 胡延媛 0968248019 敬賀
聯絡mail: gilp@gilp5888.org.tw
臺北縣多元學習發展協會 創會理事長 胡延媛 0968248019 敬賀
我的咖啡奇緣---謝金河
我不是咖啡迷,不常在辦公室,經常是助理從7-11帶回一杯熱拿鐵,平時品嚐咖啡也是隨遇而安。遇到喝咖啡的場合,我都是加入一些牛奶,但不加糖,但這些喝咖啡的習慣,最近卻被顛覆了。 大約一個多月前,一個周日中午,剛爬完七星山,吃過中飯,朋友提議去喝咖啡,於是,他就帶領著我到菁山路,靠近仰德大道的一家看起來並不起眼的「吉佳咖啡」。吉佳的陳老闆一眼就看出我是誰,就因為這個因緣際會,我上了一課很重要的咖啡課。 在咖啡廳坐定,陳老闆就教我如何喝咖啡,他說咖啡不在價格高低,在咖啡豆是否新鮮。他說喝到新鮮咖啡就跟喝果汁一般,一入口會有一些果酸,但入口後會產生回甘,再由甘變甜,口感會愈來愈棒,因此,喝到新鮮的咖啡就跟喝果汁一般,什麼都不必加,喝黑咖啡最好,這個觀念與昌吉街賣豬血湯附近一家一個小夥子開的「黑湯咖啡」很相近。
陳老闆說,一般人喝咖啡會加糖,加奶精,那是因為咖啡豆已不新鮮,已經氧化了,因此,會愈喝愈苦,只好用糖、奶精來蓋掉這個苦味。我問他說,為什麼他賣上等的牙買加藍山大杯350元,小杯250元,一般咖啡連鎖店卻賣一杯卅元,差別在那裏,他不假思索地就說這是已過了新鮮品味期的咖啡豆。 經過這個指點,我終於了解,喝咖啡貴在咖啡豆經過烘焙出來後是不是在兩周內喝完,我在陳老闆店內買了半磅牙買加藍山,也買了半磅綜合咖啡,回家試了一下,確有很大差別,當然兩者價格相差近10倍。這時我才知道我們在外頭喝的咖啡價差差別那麼大,原來是咖啡豆的差別。 我的喝咖啡奇緣第一課就從此開始,另一個顛覆過去習慣的新觀念是,喝新鮮咖啡對身體幫助很大,喝不新鮮的咖啡對身體傷害很大,最令我震驚的是,陳老闆告訴我說,喝到新鮮咖啡,不但不會睡不著覺,反而更好睡。過去,我在晚飯後從不喝咖啡,上周四、五,我在餐廳請朋友吃飯,飯後我請廳房用吉佳的咖啡豆沖煮出來的咖啡跟朋友共享,為了證明陳老闆的觀點,我連續在十點鐘左右各喝了一大杯黑咖啡,回到家仍然很好睡,證明了陳老闆此言不差。 從喝咖啡,我有了一個新體驗,那就是喝咖啡、喝茶、喝紅酒最後的道理都一樣。另一個是吃最重材,像一般平價牛排館,可能賣一客100元,或150元的牛排,但是上等牛排如神戶牛排,可能一客要3000元以上,價格拉很大。一般到自助餐店買一條魚,也許50元,但是到上等日本料理煎一尾「紅喉」可能要1千多。同樣是魚,價格大不相同,喝咖啡也是一樣,吃東西,食材最重要。 最近我看到一則外電報導說,每天一杯咖啡長壽機率高,這項研究是調查希臘愛琴海以東的伊卡里西島,調查島上65到100歲的老年人,他們每天喝4到5杯咖啡,結果有3分之1以上的人可以活到90歲,這個島上癌症患者比西方國家平均人數少20%,比西方國家患心臟病的人少50%,而且從不存在老人癡呆的問題。結論是:希臘長壽島百歲老人秘笈:每天一杯濃咖啡,看起來喝咖啡好處不少。 現在我慢慢學會品嚐咖啡,每天早上帶一壼新鮮咖啡,什麼都不加,除了咖啡香,還有神清氣爽的感覺。 告訴自己每天都有一顆溫暖的心!
|
蒜頭及薑是 平價靈芝 一位朋友每天吃蒜頭蒸飯,晚餐用一把蒜頭切碎煮飯,半年之後高血壓消失了,痛風症消失了,坐骨神經痛亦消失了。 ※蒜頭是「窮人靈芝」,能通血管及清除毒素,以前美軍亦用作隨身解毒劑。 蒜頭炒飯:蒜頭越多越香,拍碎、油鍋炒香蒜頭放入鹽,煮好的飯放入加葫椒鹽拌炒起鍋。 薑湯做法: 1. 約十公克的薑磨成糊狀。 2. 把薑糊放入玻璃杯裡。 3. 注入滾燙的熱開水。 4. 加入一匙蜂蜜,拌勻後飲用。 5. 男女老少都適合飲用。 老薑切片或拍碎煮黑糖功效一樣 連續喝兩個月(每天早晨入浴前各喝一次)據書本記載的見證: 1. 身體變溫暖,手腳冰冷的『怕冷症』體質明顯改善。 2. 體重可減輕約十公斤。 3. 皮膚變得細嫩。 4. 去掉多餘贅肉,腰圍變細。 薑對身體很有益處,愛美又想要健康的人,不妨試試看吧! 朋友提醒要多食維他命C以增強抵抗力,並切忌吃煎炸熱氣食物,免引致喉嚨發炎,病毒就由此攻入。 |
※薑在早上服用為佳
第一屆多元學習發展協會-社團講師認證結果出爐
A方案-書面審查通過-19人
吳源泉、陳明耀、羅懿芬、路毓賢、程俊憲、陳泰淵、
張玉蘭、蔡佳樺、陳淑真、陳則源、徐若蕙、余佳蓉、
劉碧珠、陳姿霖、劉稟洪、丁志文、鄭佑儀、許文綺、
陳柏森
B方案-主題試講合格-11人
陳永順、許月鳳、林宏宇、陳幸珠、吳政航、吳一純、
許修銘、陳茗溱、游家蓁、潘嘉惠、吳銘德
恭喜以上30位會員獲頒精美講師證書
我一直覺得,職位大小不是決定工作意義大小的因素,關鍵是要看你的態度。一位勇於任事的小弟,他為工作所創造的價值並不比一位大老闆差。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,發生在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。我與他認識是因為一封抱怨的E-mail。
大約三年前,某個禮拜天的早上九點鐘,我的值班經理打電話給我,說有顧客e-mail投書,抱怨我們一家加盟飯店的自助餐廳服務人員態度不佳。通常這類的顧客投書,飯店會有專人處理,但我因為聽到值班經理說這位顧客相當不滿,而且非常氣憤,便讓他把信轉給我。
果然,這封e-mail的語氣不是很好,投書人是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,他說因為看過我的書,知道我們飯店的服務好、有口碑,因而接洽飯店餐廳舉辦謝師宴。沒想到謝師宴當天,由於先前聯繫上的誤會,場地的安排似乎不符合他的要求,當場便有了一些不愉快。他覺得相當委屈,滿腔的不平,於是寫信投書過來。
我把信看完,發現這封e-mail是凌晨一點多傳來的,於是我先交代助理,不要急著打電話給這位同學,因為他整個晚上心情不好,加上忙著寫投訴書,一定很晚睡覺,等中午過後我再親自跟他聯繫。
我之所以想親自與他通電話,最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抱怨,而是我知道,像這樣會代表學系或學校來聯繫舉辦各種活動的年輕人,他們通常心裡都是有一股熱忱,想為大家服務,無論結果如何,是飯店的錯也好,是雙方的誤會也罷,我都必須告訴他,他做得很好。
那天中午我們透過電話談得很融洽。他的心情平復許多,他說他受到我的書影響,所以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,而我也從他的談吐語氣知道,他的確是個對服務這項工作很有看法的年輕人。 一個抱怨,結了一個緣分。這之後我們成為朋友,一起吃過飯,也經常有書信的來往,他更不時與我分享他的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。
職位大小≠工作意義大小
不久他畢業去當兵,服替代役,在南部的縣市文化中心服務台當櫃台人員。這份工作應該是整個文化中心最「小咖」,也是別人最不想要做的,然而他寫信告訴我,這個位置真是老天特地安排給他的,他不但沒有覺得服務台的工作細碎繁瑣,反而把一份最小的工作發揮出最大的價值,做得有聲有色。
服務台是整個文化中心面對民眾的第一線,等於是文化中心的門面,於是他每天都穿著剛燙過、乾淨筆挺的制服,無論天氣多熱,也都打上領帶,為的就是要讓來參觀或洽公的民眾感覺被尊重。
其實他是服替代兵役,根本不會有人查他的班、在乎他的態度如何,也無涉升遷的問題,兩年一到,卸下軍服就可以走人,但儘管如此,他仍兢兢業業的對待這份工作,絲毫沒有懈怠。
在過程中,他注意到和他同在櫃台擔任服務工作的一名資深的櫃台大姐,經常工作得很不愉快,因為她負責的業務中有一項是登錄與收發全機關的文件,既瑣碎又繁雜。而且,大姐總是抱怨遞送信件的郵差,每次都要等到接近中午用餐時才將一大捆信件送來,因此她往往得要犧牲午休時間,才能完成登記與發送。甚至,郵差常在大家都去午休的時間才到,導致一些重要的掛號信件,因為無人簽收,又要拖到第二天了。這件事困擾她已經很久,中午一到,不愉快的心情就會發作。
這位服替代役的同學心想:這真的是一件不能改變的事情嗎?為什麼要被這樣的小事困住呢?於是下一次郵差大哥來送件時,他就主動前去認識,並且慢慢花時間和郵差聊他的工作。沒多久他就發現,其實只要稍稍改動郵差每日送信的動線,就可以避免剛好中午時間到達文化中心。於是他很誠懇的溝通說明,希望能讓彼此的工作效率提高,減少兩方面不必要的麻煩。郵差大哥也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,於是把流程改變了。
> 流程改變,所有的收發作業也因此順暢了,櫃台的大姐終於可以在一早就開始處理登錄收發的工作,時間相當充裕。而他只是多用一點點心,做一些溝通,問題就解決了。
服務台的工作還包括接聽電話,有一天他突然靈感一來,建議把原本接電話時制式的問候語「您好,文化中心」,加上英文版,並加入親切的語氣,變成「文化中心,Cultural Affairs Bureau,你好,很高興為你服務」。
這個小小的改變,馬上引起好評,許多人向文化局長反映,他也獲得了讚美。接著他發現文化中心偶爾也會有外籍人士來訪參觀,館內廣播應該要有雙語服務,因此又得到更多國際人士的讚美。他說當他第一次用英文版廣播後,在各樓層辦公的行政人員都跑了下來,想看看到底是誰在用英文廣播。
館內廣播行之有年,蕭規曹隨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誰都沒想到是一個櫃台替代役男的主動提議,讓文化中心越來越國際化了。他的用心還不止於此,為了能達到「飯店級的服務水準」,他細心的做功課,把每一次要來文化中心開會的貴賓或市府人員的基本資料背熟,等到那些人一踏入文化中心,他馬上能認出誰是誰,準確的叫出來賓官銜,並親切的接待他們。
工作的意義不在於職位、頭銜和金錢的追求,而是讓自己能在工作中獲取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,並影響他人,進而提升公司或社會整體的進步。
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滿足與成就感的人,乃是因為他尊重並熱愛自己的工作。而要能持續地熱愛工作,就必須去確立工作的正面意義。每個工作只要你肯用心去經營,都會有它金牌等級的價值。
所謂「擺對位置」,不一定是跳槽換工作,更重要的是:調整自己看事情的角度。
人生需要甜言蜜語-(黑幼龍)
全世界每天有40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,每個人生命都有高潮,大部份是經由別人的鼓勵而成的,得不到肯定與鼓勵,讓人心灰意冷。
愛的溝通
章小姐問化妝品專櫃小姐:「有沒有不會染黑下眼瞼的眼線筆?」 ,售貨員冷冷地說:「沒有這種筆,是你老了,眼皮垂下來染黑下眼瞼。」 章小姐為之錯愕,傷心回家,車到最後幾站時,乘客只剩她一人,公車司機看著後視鏡揚聲輕快地問:「漂亮小姐,你要在哪站下?」
「我開心起來,笑著下車,輕快地回到家,看著鏡子對自己說,我當然不差,要記得司機給你的感染力,不看輕自己,也要多讚美別人」愛的溝通、優點的發現和傳達,是人活著的社會動機,也是講求人際取向的管理哲學所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。
得不到肯定與鼓勵,讓人心灰意冷
一位漆布紡織公司老闆本來年年招待員工旅遊,今年初卻不再辦了,因為他覺得好無聊,每年花大筆錢,卻從無一個同仁跟他說,「好開心,謝謝老闆。」
說這故事的黑幼龍(卡內基訓練專家)說,不要以為家人之間不需甜言蜜語,連媽媽這種愛心不求回報的工作 ,都渴望有被肯定的一天。
全世界每天有40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
就像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取食物一樣,我們每天也必須吸取讚美,有 人說,「全世界有30億人每晚餓著肚子睡覺,卻有40億人帶著空虛感入睡,因為整天未曾得到一句鼓勵或肯定的話。」這番話有沒有說到你心裡? 一天的盡頭,你跌坐在電視機前,握著遙控器一個一個頻道跳過去 。沒有,沒有你要的東西。打開冰箱無意識的瀏覽食物,還是沒有什麼需要的…。你的靈魂饑渴地想知道,你每天努力的活著,不是只為銀行存款與信用卡額度,而是你個人在這個地球上的價值和意義。
黑幼龍自己就獲得小學國文老師的鼓勵,連別班老師都知道他會寫好文章,促使他非但每週都盼望上作文課,後來也走上寫文章、演講、辦訓練的事業。
「一句話會影響人一輩子,很多人,尤其是做老師、做主管的人,都能對別人發揮影響力,即便他本人並未大富大貴,卻永遠受人感激」他激動地說。
從小不敢在別人面前開口說話或唱歌的心理學教授吳靜吉,剛到美國讀書時,指導教授慢慢地一個字一個音節的問吳靜吉:「你在台灣大四時試教什麼科目?」在離台之前從沒講過英語的吳靜吉,為了避免誤解,用寫的回答:「English(英語)。」對方大聲笑起來,有兩秒鐘吳靜吉感到羞恥得無地自容,但 從 教授的笑聲與表情,吳靜吉意識他不是在嘲笑,果然他說:「我覺得你很幽默。」 吳靜吉在《害羞.寂寞.愛》書中寫道:「這樣的評語對我的鼓勵相當大,我覺得好自在,居然可以用洋涇濱英語和他平等對談,他能這樣積極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我,我為什麼還要害羞呢?這次談話經驗改變了我的一生,從此我開始學習面對專家臉不紅,面對權威敢溝通。」吳靜吉後來返台任教、創辦蘭陵劇坊、寫書與編書,影響了很多年輕人。
「每個人生命都有高潮,大部份是經由別人的鼓勵而成的」
|